那曲市作為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之一,“十三五”期間,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718戶102402人。按照“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要求,針對東部深山峽谷區、西部高寒牧區以及易災多災區的特殊區情,“十三五”期間計劃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12654戶50335人。到目前12654戶50335人已經全部搬出,喬遷新居。
北部新區是那曲市市區內其中一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旦增平措一家在2017年便搬了進去。還未踏入家門,記者便聽到房子里一片歡聲笑語,過去旦增平措一家無房無車無牲畜,住在市區狹小的出租屋里,易地扶貧搬遷讓他有了“家”的歸屬感。
從出租屋搬遷到單元樓,從破舊的老房搬進亮堂堂的新房子,看起來是一次簡單的搬家,但對于像旦增平措這樣的搬遷群眾來說這無疑是一次生活方式的巨變,從居無定所到奔向美好生活,以后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安居還要樂業,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增強搬遷群眾發展后勁,通過搬遷改善群眾生存條件,通過發展產業實現群眾增收,那曲市圍繞脫貧目標,逐戶落實產業發展、就業扶持措施,實現戶戶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一方面,立足搬遷地資源做文章,“無中生有”建產業。對產業發展先天不足的千方百計發展產業;對已經具備一定產業基礎的,在“做精”和“做優”上下功夫。全市集中安置點配套建設了220個產業項目,搬遷戶與432個扶貧產業項目建立了利益聯接機制,覆蓋所有易地搬遷戶,截止目前累計產業增收6300余萬元。
與此同時,引導堅持以牧業為主多種經營為輔,大力培育農村新型經濟合作組織,鼓勵搬遷群眾以各類生產資料入股入社,在發展產業增收的同時極大地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戶原住地的草場、牲畜等生產資料的處置。另一方面,在10戶以上集中點,協同市縣人社部門、轉移就業組積極跟進,圍繞“項目帶動、民企吸納、單位招聘”三駕馬車,對有勞動能力者實施就業培訓,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帶動一戶”,近三年集中安置點實現就業26000余人次,累計就業增收18000余萬元。
此外那曲市還將易地扶貧搬遷與宣傳相結合。做好干部引導扶持工作,通過脫貧攻堅政策宣講隊,宣傳易地扶貧搬遷和產業發展等各類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開展“四講四愛”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組織貧困村黨員干部和群眾到產業發展好的村學習觀摩、解放思想、開拓眼界,積極引導搬遷群眾崇尚文明、愛生活,引導搬遷群眾提高產業發展和就業的積極性。
那曲市將繼續引導搬遷群眾不斷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助力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讓易地搬遷群眾居住環境更美麗,“飯碗”端得更穩更牢,生活條件更優質,讓易地搬遷之花結出增收致富之果。